全國著名書法家邢培林行草拓片賞析
書有雅聚,實為幸事。數日前的一個下午,筆者應書友之邀,來到宿州市埇橋區政協書畫院,唔會全國著名書法家邢培林。當時,他正在凝心聚力揮毫潑墨,為迎接中國共產黨100周年華誕大型書法展傾情奉獻。
書友相見,沒甚閑話,先索觀其作。“我的天哪!我不禁驚嘆地喊出聲來。”隨著請“張兄指教”一句謙詞,但見其兩位同事“搬”出了一件巨幅楹聯,單幅為4張六尺生宣連綴,長約8米!其尺幅之大,實為筆者所愛筆墨生涯所僅見。驚詫之余,筆者詳觀其字。
“滾滾長江東逝水,浪花淘盡英雄。是非成敗轉頭空,青山依舊在,幾度夕陽紅。白發漁樵江渚上,慣看秋月春風。一壺濁酒喜相逢。古今多少事,都付笑談中。”這幅書法作品意境深遠,蒼勁遼闊,其寵辱不驚、豁達處事、笑看人生的平靜心態,恰好與邢培林歷經的藝術磨礪相吻合。細賞該作品,但見起筆處飽滿圓潤,點畫間欲放還斂,收鋒時意在筆外,轉承中似勾非聯,書風十分貼合詞意,復又駐足以觀,全貌通篇氣雄力健、大氣磅礴,將端嚴、雄闊、勁妙、險峻、奇逸之氣溶于一爐,其內容與形式和諧一致,氣韻貫通、大有雄獅搏象、氣壯山河之勢。給觀眾以較強的視覺沖擊力,是一幅難得的行草書法佳作。被<人民日報》選中,推薦給海內外讀者,就不足為怪了。
吟詠賞玩之際,邢老師即興揮毫疾書,墨寶佳作不經意間率性而成。“遠上寒山石徑斜,白云生處有人家。停車坐愛楓林晚,霜葉紅于二月花。”言為心聲,書由心境。這幅書作行云流水,墨氣如煙,枯而不澀,厚而不粘,隱忍飄逸,清雅似仙。
驚嘆其作,復觀其人,邢培林給我的第一印象,是身材細瘦,面色白凈一副白面書生相。其以身單力薄之身,書寫此等雄渾厚重的作品,似不相稱。邢培林的過人之處在用筆,又有虛實相生、婉轉遒勁的古樸格調。
邢培林的書風崇尚率真,不事雕鑿,有古雅渾厚之氣。行草宗法顏魯公、得厚重沉雄腕力,學顏米,則能搖曳生發奇姿異態,且將二王流蕩優美的韻致貫徹始終。風格穩健而靈動,樸茂而流麗。若由字中心向下貫穿下來畫線,就會發現字字搖擺為一條曲線,形成優美的律動。書作或舒緩、或激蕩、或凝重的字里行間,總是躍動著一種悅人眼目的韻律。字字行行,繁簡適度,疏密相宜,跌宕起伏。時而濃墨重筆,時而柔毫輕點,烘托出幽深、蒼茫、恬淡等與書法內容相得益彰的千般墨趣。“春眠不覺曉,處處聞啼鳥,夜來風雨聲,花落知多少。”在運筆上表現得神閑氣定,寫得平和勁健、超拔飄逸。整體氣象則清秀圓潤,豐神含蓄,清新可人。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激情的噴射。“黃河之水天上來,奔流到海不復回……”一書走馬,筆勢,豁達之氣油然奔涌。時而筆勢奇險,若奮若搏;時而筆致翩翩,搖曳多姿;作品凝練含蓄,跌宕有致,灑脫不俗,讓人嘆為觀止。
邢培林,號半廬居士。原宿州市政協委員、埇橋區政協常委、民族宗教港澳臺僑委員會主任。1986年初加入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,現為中國中外文化研究會會員、中國中外名人文化研究會藝術委員會學術委員、李百忍書法藝術研究會副會長、宿州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、宿州市政協書畫院常務副院長、宿州市埇橋區政協書畫院院長、宿州市閔子書畫院院長……。
七十年代初師從于著名書法家李百忍先生。書法得力于《石鼓文》、《石門頌》、章草及張旭、懷素、張瑞圖、于右任之筆意。用筆方圓兼之,剛柔相濟、中鋒多變、虛實相生。書風崇尚真率,不事雕飾,有古雅渾厚之氣。
作品參加“國際中國書畫博覽會”、“中國近現代書畫展”、“中日書法交流大展”,應王羲之杯中國書畫大賽組委會邀請,作品參加“全國著名書畫家作品邀請展”,在全國書畫名家邀請展及“書圣杯”國際書畫印大賽中榮獲一等獎。在文化部、國務院發展中心舉辦的書畫展中被評為“國粹入選獎”,在中國文化城舉辦的書畫藝術大展中被評為“中華國寶優秀獎”,榮獲“中國藝術市場最具有影響力書法家提名獎”,書法作品還被編入《當代中國書法藝術大成》、《中國美術書法界名人名作博覽》、《當代中日書法作品匯觀》、《二十世紀中日書畫名匠集》、《國際現代書法集》,其藝術傳略亦被編入《中國文藝家傳集》、《中國專家人名辭典》、《中華國寶·書畫藝術大典》、《國際現代書畫篆刻家大辭典》。在“皇威杯”中國書畫名家作品大展中榮獲“終身藝術成就獎”和“中國當代百名德藝雙馨書畫藝術家”稱號,《人民日報》海外版、《人民政協報》、《中國青年報》、《安徽日報》、《拂曉報》、《宿州市廣播電視報》、《埇橋時報》、安徽電視臺、中華書法網、人民網、搜狐網、中國美術家網等媒體都作了專題報道。
邢培林多次參加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和國內外舉辦的書畫交流活動,斬獲頗豐,厚厚的一大摞榮譽證書、耀眼的獎杯足以說明。憑著他對書法藝術的那份執著與鐘情,將來定會有更大的建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