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書法研究社首任社長陳云誥書法作品欣賞
時間:2021-01-19 13:32:51
作者:北辰Polaris
來源:新浪網
近來我們分享不少法家的作品,其人或出身翰林學富五車、或傳承家學自幼耕讀,或為一代大儒、或為文學巨匠,或為善賈財閥、或為將軍文人。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,那就是除了
近來我們分享不少法家的作品,其人或出身翰林學富五車、或傳承家學自幼耕讀,或為一代大儒、或為文學巨匠,或為善賈財閥、或為將軍文人。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,那就是除了書法本身的技法之外,皆有著深厚的文化學養。
但有的書友卻認為書法與文化學養沒有多大的關系。首先,他們認為書法同其他的姊妹藝術一樣是要看天賦的,特別是音樂、美術等領域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;其次,他們認為書法并不和學識成正比,雖然學識會對書法有影響(審美趣味和層次),對技法的影響卻基本為零。也就是說他們認為書法就是書法,和學識、人品無關,深厚的學識底蘊于書法而言是錦上添花,但絕非因果關系。
對于這樣的觀點課代表卻不甚贊同。首先,書法是知識涵養的外化表現,是情感抒發的具體載體。但凡在書畫史上留名者,無不是知識淵博之輩。另外,書法不僅是技藝之學,更是文化之學。正如書畫課代表之前所講:“學問是酒,字是瓶子。”很多人認為瓶子的漂亮與否最重要,包裝好能賣大價錢,我卻覺得大多人喝的是酒,瓶子本身并沒有價值,裝了酒,瓶子才有價值。
比如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陳云誥先生,就是學養與技法并重的書法大家。陳云誥先生是現代卓有成就的國學大儒,其在文學、史學、書法詩詞等領域頗有造詣。尤其他的書法承晉唐之傳統,后主要學習顏真卿,亦工隸書。其筆法樸拙厚重,渾然天成。代表作主要有成都杜甫草堂楹聯,北海公園三希堂匾額等。
陳云誥先生1956年同張伯駒、溥雪齋、鄭誦先、郭風惠、章士釗等國學大師創立了新中國第一個書法研究組織——北京中國書法研究社,并任首位社長。啟功、沈鵬、劉炳森、王雪濤、歐陽中石等都眾多書畫名家曾師從于此。